当前位置:首页 > 科学探索 >

民间鬼故事-13号凶宅

来源:奇闻呀(www.qiwenya.com)时间:2022-08-15 10:40作者:手机阅读>>

老北京在民国改成了北平,只因为那时候南京是国都,这北京只好换个名了。结果北京市就一直在两个名儿之间换来换去了。反正咱们既然说的民国时期的事儿,还是叫北平吧。

说的这事儿发生在满清刚刚被推翻的那阵子了。

那会儿辛亥革命刚刚过去不久,统治了中国几千年的帝制算是彻底被推翻了。民国初建其实也没有啥本质变化,最明显的是国民终于把后脑勺上那根小辫子剪去了。诸不知,这回的剪辫子,竟然和上一回满清入主中原,勒令男人一律剃发留辫是一样,也会闹出不少人命案来。于是,在民国初年,还是常常可以在北平的大街小巷看到一些留着小辫子,穿着长衫马褂的打扮,当然,最叫人捧腹的,还是西装革履却戴着一顶瓜皮帽,留着一条拖在屁股后头的辫子了。

民间鬼故事-13号凶宅

话说这皇城根的景山后街,有条胡同叫的名字挺怪,叫个棒槌胡同。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个啥来历?其实“棒槌”这词就和傻二差不多了。老北京不是还有个歇后语叫做“给你个棒槌——就认真(纫针)?咱们说的故事,就发生在这条胡同的13号。

这胡同名字虽然叫个棒槌,倒也不是个筒子一样直来直去的地形,反而是七扭八弯的。也不知道当初为什么会弄成这个样子?估计是那些造房子的相互侵占地界造成的,结果整的自己出门进门也不方便。这条棒槌胡同的13号,是个出名的凶宅。谁听着名字都明白,这宅子里面一定死过人。光是死过人,也不能算凶宅。够得上凶宅两个字,也得有两个基本条件:第一个,经常死人,也就是死过的人不是一个、两个;第二个,非正常死亡,就是暴死。当然暴死,不一定是凶杀,只不过还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种恐怖。

13号是个四合院,一共三进,还挺大的。老北京城的四合院特有讲究,四合院又称四合房,是一种汉族传统合院式建筑,其格局为一个院子四面建有房屋,通常由正房、东西厢房和倒座房组成,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,故名四合院。自打元代正式建都北京城,四合院就与北京城的宫殿、衙署、街区、坊巷和胡同同时出现了。

北京传统四合院虽有一定的规制,但规模大小却有不等,大致可分为大四合、中四合、小四合三种:

小四合院一般是北房三间,一明两暗或者两明一暗。东西厢房各两间,南房(倒座房)三间。

中四合院比小四合院宽敞,一般是北房5间,3正2耳,东、西厢房各3间,房前有走廊以避风雨。另以院墙隔为前院(外院)、后院(内院),院墙以月亮门相崐通。

大四合院习惯上称作“大宅门”,房屋设置可为5南5北、7南7北,甚至还有9间或者11间大正房,一般是复式四合院,即由多个四合院向纵深相连而成。

棒槌胡同13号院,就是个三进的四合院,砖木结构,檩、柱、梁、槛、椽以及门窗、隔扇等等均为木制,木制房架子周围以砖砌墙。梁柱门窗及檐口椽头都上了油漆彩画,色彩缤纷打眼一看就知道当年营造这院子的主人,必是官宦人家有权有势。四合院的大门足足占了一间房那么大,门楼、门洞、大门(门扇)、门框、腰枋、塞余板、走马板、门枕、连槛、门槛、门簪、大边、抹头、穿带、门心板、门钹、插关、兽面、门钉、……一样也不少。

一进门就是一道一字型的影壁。影壁的最上面用筒瓦,然后用条砖砌出框架,中间一个大大的“福”字,下面是山海景色的须弥座。院内花木扶疏,幽雅宜人。丁香、海棠、榆叶梅、山桃花、枣树、槐树……还有水池、花草以及盆栽的石榴树、杜鹃、栀子等等,阶前花圃中的草茉莉、凤仙花、牵牛花,加上游廊葡萄架,光是看这院子外面,就知道主人当年的富贵气了。

相传这院子还是元大都时候就有了,是当时一个蒙古亲王的外宅。“外宅”顾名思义,就是男主人在正妻之外娶的老婆。其实,这外宅的含义不仅如此。中国古代,甚至一直到民国,都是一夫多妻制,一般所谓正妻,俗称大老婆,和其他妻妾,也就是姨太太,是住在一处的,只是分房,或者分院而已。住在那些分院里面的妻妾并不算外宅,外宅是针对正宅而来。更准确的说法,是针对正妻的称呼。所谓的外宅只是含蓄的说法,其实就是外妻。住在外面的妻子,是不同于家里那些姨太太的。姨太太们在家里再受宠,也不是主子的地位。除非哪天扶正了。可外妻不同,这个外妻在她领属的宅子里是主子,是女主人身份。就像红楼梦里尤二姐当初嫁给贾琏那阵,就是外宅。

这位蒙古亲王的外宅是个汉家女子,元朝祖制蒙汉不得通婚。亲王对她爱不释手,视如掌上明珠,却又碍于祖制不得公开迎娶,只得另外起造了这座大宅子,将这汉族女子供养于此。这位亲王孛儿只斤。阿尔斯楞,钟爱的汉家女子,姓蓝,单名一个“蝶”字。孛儿只斤亲王为蓝蝶姑娘营造的这个大宅子,居然叫个“蓝宅”!足见得他对此女的宠爱了。

“蓝宅”营造之初,还没有这个棒槌胡同,自然也不是13号。按照元大都的规制,四合院形成的胡同之间距离就有70米至阔。故而“蓝宅”旁边没有什么民房。随着元朝的衰落消亡,时间的推移,朝代更迭变换,气势恢宏的大宅门日益凋零,自然无法去干涉周围盖房子的,不断过界占地。这就是棒槌胡同后来变成曲曲弯弯的原因了。

无奈当初的大元朝整天东征西伐,亲王又是皇帝的一员虎将,只得常年随驾出征。可伶这位汉家姑娘,虽然住在这富丽堂皇的大宅子里,过着锦衣玉食的日子,却每日里郁郁寡欢,日子久了自然会生出事来。

这次孛儿只斤。阿尔斯楞出征欧洲,一去就是三年。就在他三年后突然归来的夜里出事了……

阿尔斯楞只身一人一骑,来到“蓝宅”大门外,“咚咚”把大门敲得很响。

里面一个家奴出来打开门,看见站在大门外面的居然是亲王!竟然吓得像见鬼一样,先是扯着嗓子大叫一声,“亲王回来了!”

然后连滚带爬朝里面跑去。

阿尔斯楞大感奇怪,牵着战马进了院子,不见一个家仆过来牵马,倒是有不少男男女女的家奴丫鬟四下里乱窜,多数直接朝后面奔去。阿尔斯楞心中疑云骤起,丢开了马缰绳,大步直奔蓝蝶所居住的最后一进。一路之上阿尔斯楞追赶上的那些丫鬟,他不问青红皂白,不是一脚踢飞,就是一拳打倒。到后来兴起居然抓起人,直接朝水池里,假山上抛去。想那孛儿只斤。阿尔斯楞,乃是元朝著名虎将,力大无穷,被他踢一脚,打一拳,不残也伤的不轻,更不要说被抛出去的几个了。落水的只要不被淹死,还保得住性命,被丢到假山上的,早已经脑浆迸裂一命呜呼了。顷刻之间,院子里已经是血肉横飞惨不忍睹。

阿尔斯楞直闯进了蓝蝶住的第三进北房,看见里面一片混乱,居然还有孩子的哭声从东厢房传出。他不顾细看堂屋细况,一挑帘子进了东厢房。

一个衣衫凌乱的女子怀抱一个不足月的婴儿,身边还站着一个约莫三岁的男童。另有一汉装打扮的男子,也是衣冠不整地站在他们身前。两个大人,一个孩子都在发抖。怀里的和地上的孩子不停地在哭。那个三岁的孩子抓着男子的衣角,不停叫着“爸爸、爸爸”。

阿尔斯楞一看,那女子正是自己爱妻蓝蝶,那个男的居然就是府中管家高天明!阿尔斯楞顿时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,顺手拔出腰间佩刀,一刀下去,就将高天明劈成两片,接着回手又是一刀,将那个三岁孩子拦腰斩断。一旁的蓝蝶早已经吓破了胆,哭也不会了。阿尔斯楞一把拖过了蓝蝶,先将她怀里的婴儿,抢了过去,顺手朝门外丢去,然后,双手掐住了蓝蝶的脖子,大声怒吼:“我掐死你这个贱女人!”

片刻工夫,屋子里血流成河,大小三条性命横在血泊中。阿尔斯楞已经杀得眼红兴起,提着刀出了门来,逢人就杀,竟是一路杀出蓝宅直到门外,上了自己战马就走,再也没有回头,身后竟是一片血海一般。

等邻居报了官,官府衙役进来清点,这一夜之间,宅中上下竟有大小十三口死在阿尔斯楞手下!如此一场满门血案,官府却是不了了之。只因为死的是汉人,杀人的是一位蒙古亲王。何况还是他的家事?那元朝蒙古人本是游牧民族,实行的是奴隶制。蒙古贵族的家奴,主人拥有生杀大权。官府又岂会去追究?

这便是13号凶宅,所以被人称作“凶宅”的历史原因。当然仅仅因为这样一段坊间野史,就把好端端的一座宅子定为凶宅,还是有些牵强附会了。这宅子成了凶宅,还是因为以后接二连三的事件,在这座宅子里发生……

据说,就在这场血案过去了三十年后,“蓝宅”居然发生了第二次血案。

阿尔斯楞走后很多年,这座宅子都荒废着,直到二十年之后,阿尔斯楞的儿子那日松,继承了他那个战死沙场的老子所有的一切,包括爵位和家产。那日松看中了这个宅子,重新装修粉饰一新,全家搬了进去,把这里改成了亲王府。当时曾经有那日松属下的幕僚向他提出,这个宅子曾经发生血案,不吉利。

那日松却毫不在意地回答“蒙古人是在流血与战争中长大的,怕什么血?”

谁也没有想到十年后真的又发生了灭门血案。

那是一个冬夜。那日松一家,除去那日松本人之外,一家合计9口都在家,有那日松的三位福晋和6个孩子。此外府中还有四十多丫鬟和仆人,其中十人是蒙古人,剩余都是汉人。碰巧那天夜里那日松去朋友家喝酒一夜未归。

第二天一早,那日松回到家中,发现所有人都中毒倒在地上。那日松惊恐万状,赶到三个福晋屋子里发现他的三个福晋6个孩子,还有府中十个蒙古人不仅全部中毒,而且身中数刀,早已死亡。几个屋子里都是血流遍地,那情景与三十年前的血案十分接近。最叫那日松震惊的是,北房大厅正中,用血写下几行大字“投毒杀人者鱼仇!”其余汉人皆无生命危险,只是中毒昏迷,唯独少了一个叫高仇的厨子。

日松倒恍然大悟这起凶杀,竟是复仇!他没有被血案击倒,只是恨的咬牙切齿、暴跳如雷,立刻赶到宗正府,要求立刻缉拿在逃凶犯高仇。宗正府听到发生如此惊天大案岂敢怠慢?立刻画出图形分送各地悬赏捉拿要犯鱼仇。

话说这高仇究竟何人?与那日松一家究竟有何深仇大恨?竟采用如此残忍手段,制造出满门19人被他一人所杀的大案?要知究竟如何,却还要回到30年前那桩血案……

想当初阿尔斯楞一把拖过了蓝蝶,将她怀里的婴儿,抢了过去,顺手朝门外丢去。却不料蓝蝶的奶妈文王氏,因为年纪大了些行动迟缓,闻听府中混乱一片,要去蓝蝶屋里看看,才刚走到门口,襁褓直朝她怀里飞来。文王氏连忙用手接住,竟是那个高天明与蓝蝶的幼子,张开小嘴本在大哭,被着一惊之下昏了过去,倒是没有了声音。文王氏已然知道阿尔斯楞正在行凶,自己一个老弱妇人断不是可以阻止他行凶之人,唯有带着他们二人的孩子速速离去,尚可保得二人一丝血脉,以今后报仇雪恨。于是文王氏抱起孩子仓促逃去。

当初阿尔斯楞行凶之时,并未细想,事后也早就忘记究竟杀过什么人,并未曾去追究尚有漏网之鱼。故而逃出去的文王氏安然无事地离开大都,回到了老家浙江的诸暨。

原来这蓝蝶本是浙江诸暨人,文王氏和蓝家是同乡。蓝家本是江南望族,当初的蓝蝶是蓝府千金,文王氏就是她的乳母。不料元兵直下江南,南明覆灭。阿尔斯楞率兵进入诸暨城,杀尽蓝府男丁掳走了19岁的蓝蝶和所有女眷,文王氏也在其中。再说那个高天明,同样也是诸暨人士,他的家人同样惨遭杀害。阿尔斯楞攻进诸暨时,他侥幸不在城中,才保得一条性命。高天明也是江南士大夫出生,本姓鱼,鱼蓝两家世代交好,天明与蓝蝶乃是青梅竹马的一对恋人。得知未婚妻被阿尔斯楞掳走,鱼天明化名高天明追至大都,利用阿尔斯楞为蓝宅招录管家,高天明以出众的才华脱颖而出,成了蓝宅大管家。

原本二人在蓝宅小心谨慎,满府之人只有文王氏知道底细。谁知阿尔斯楞离京一去三年,各种消息传来,都道他已经战死沙场。蓝宅本是外宅,并无官府朝廷的确切消息。他们二人竟然夫妻般过起日子来,府中多用汉人,又有许多原来的蓝府女眷,到了大都重新成家后,又将男方带入蓝宅。剩下少数阿尔斯楞原来的家奴,也尽数被收买。整个一个蓝宅,已经成了新的蓝府。

故而,当三年后阿尔斯楞突然归来,满府上下才会如见鬼一般惊慌失措,四散出逃。奇闻呀 wWw.QiWeNya.Com

再说文王氏带着他们二人遗孤逃回诸暨,隐姓埋名将孩子养大,临终之前将这两代血海深仇,一并告诉了18岁的鱼仇。鱼仇发下毒誓:此生必报此仇。为了报仇雪恨,鱼仇先是在江湖上拜师学艺,先学会一身南少林武功,然后又遍访江湖,向一用毒高手,学得施毒的本领;再拜了一位蒙古大厨师,学会一手做蒙古饭菜的好手艺。前后足足花了十五年时间,终于技成,才投入那府为厨。而且是不动声色,卧底五年寻找时机。真是可谓谋定而动,一击必中。

那天算准只有那日松一人不在府中,鱼仇利用自己高明的投毒手段,居然可以将一府人全部毒倒,还要分成程度不同。其实他就便不再补刀,那些蒙古人也是一个也活不到天明了。鱼仇补刀造成血案,就是要明着告诉故意留下的唯一活口那日松,他是来复仇的。否则五年之内,他早就可以将所有人全部毒死,然后全身而退。

事情到今天,其实已经是蓝鱼两家和孛儿只斤家的三代血仇了。

那孛儿只斤。那日松,虽然对父亲当年所作所为知之不详,却还是多多少少有所耳闻。那日松今年45岁,30年前已经是个15岁的大孩子。曾经得知父亲南征带回一名江南女子,在外营造了外宅。蒙古人对此从来不觉有异,直到那天阿尔斯楞浑身是血回到府中,府中人才得知蓝宅出事了。

父亲从此郁郁寡欢,终日酗酒。五年后去世,那日松继承父业。全然不曾想到父亲当年做出如此大血案,居然不曾斩草除根?竟会留下一条孽根!更加没有想到此人卧薪尝胆30年,然后一举击杀自己满府之人,竟然还敢在行凶之地留下血书,实在叫那日松深深感到震撼了。那日松深知,这个鱼仇绝不会放过自己。他之所以要挑选只有自己不在的那一天,实施如此惊天动地的血案,绝不是为了要放过自己,恰恰是为了让自己产生恐怖孤独畏惧和愤怒,就是为了通过这种方式来刺激自己的灵魂。那日松决心,一定要追杀此人,为家人报仇,而且也要让所有仇恨蒙古大元的汉人知道,反抗蒙古人的统治,只有死!

那日松一方面通过官府,在各地,特别是大都和诸暨两地追查凶犯鱼仇的下落;另一方面,下令将原来府中所有汉人关进大牢酷刑拷打,追查他们与鱼仇的关系。并且扬言假如鱼仇不出来自首,就要将这30多个汉人悉数活埋!仇恨,使得那日松和鱼仇都失去了理智,为了彼此向对方复仇,已然杀害了几十条无辜的生命!更加可怕的还是,这场血仇,究竟还要旷日引久地延续多久?

那日松要用诛杀30多条无辜来向鱼仇和世人示威,已经彻底表现出他的残暴性格。他还很快带人将那府清洗干净,自己重新住进去,而且又娶了三个福晋回来,还夜夜在府里笙歌艳舞,通宵达旦地豪饮。公然要用自己来做引子,让鱼仇找上门来。

再说那鱼仇,杀人之后便潜出了大都。他已经料定那日松绝不会放过自己,也必定会追查到诸暨去。鱼仇五年来一直潜伏在那日松身旁,对他的性格秉性,行事风格十分了解。知道此人不仅性情残暴,而且行事缜密,追查自己的行迹必会十分细致。故而,鱼仇反其道而行之,他非但没有返回诸暨,而是就蛰伏在长城脚下一处山里。听到这个消息,鱼仇开始十分愤怒,然后又渐渐平静下来。开始反省自己的行为,深感因为自己一个人的家仇,不该一口气杀了这么多人。其实他们都是无辜的,现在还要牵连更多无辜,自己实在罪孽深重了。于是,鱼仇做出来一个断然决定……

第二天一早,鱼仇出现在自己熟悉的那府门口,对守卫大门的士兵言道:“我就是鱼仇。带我去见你家主人吧。”

几个士兵一拥而上,反绑着鱼仇走进府中,将他一直押上大堂。

那日松坐在堂上,对他冷冷一笑,道:“你果然是条汉子!真敢只身前来。”

鱼仇言道:“那日松,我鱼仇一人做事一人当!只求你放掉狱中无辜之人,鱼仇甘愿领死谢罪。”

那日松点点头,道:“你到是个义气之人。我且来问你,我那日松妻子9人,合同府中其余十个蒙古人,究竟有何仇恨?你竟然下此毒手,将他们尽数毒杀?你不知他们皆是妇孺之辈吗?”

鱼仇昂起头回答:“我父母及府中其余11人与你父阿尔斯楞何仇?我外祖蓝家合家上下23名男丁,祖父鱼家25条人命,又与你父阿尔斯楞何仇?这总计61条人命的血海深仇,便是我行凶的理由!”

那日松不由一声长叹,道:“想不到我父手中竟有如此众多的人命!若是在战场上倒也罢了,这些人毕竟皆是老弱妇孺。鱼仇,只是如此血仇仅是我父所为,你却不该再一次滥杀无辜,使得这场冤冤相报的血仇,又添上了19条无辜生命!”

鱼仇闻言,一行长泪流下,回到:“那日松,我今日情愿让你绑缚菜市口,凌迟处死以谢天下!”

那日松点点头,又道:“我念你是条血性汉子,现在即刻下令放了狱中之人,将你送官府治罪吧。”

那日松个人信守诺言将鱼仇送进大牢,同时释放其余无辜之人。

几天之后,宗正府在菜市口将鱼仇凌迟处死。

那日松却终日沉思,数月后散尽家产和家人,独自一人去了五台山出家为僧,法号了仇。

到此为止,这孛儿只斤与蓝鱼两家的三代血仇,总算划上了句号。合计死于此因竟有70人!可见当日蒙古人入侵中原,带来多大的民族仇恨。

本来故事到此也算有个了结了,却不料数十年后,竟又出了个自称高仇之人,在北京组织了白莲教的分坛,打出旗号要推翻朝廷。不知怎地这座宅子会落到了他手里,一日,假高明,在宅子里召集会众,宣讲弥勒教义时走漏风声,被官军团团包围。一阵炮火攻打,官军杀入,将一干人全部诛杀,竟有近百人。这座宅子本是砖木结构,被炮火几乎焚毁殆尽,只剩下残垣断壁。

消息传到五台山,已经105岁的了仇大师,当夜写下数句诗后圆寂。

那诗道:一己凶仇一己承,冤冤相报难为僧;百年血案桩桩件,谁解迷踪佛愿恒。

数年后,元灭。

朱元璋建立明朝。

大明朝先建都南京,后移至北京。

被战火焚毁的北京城重新开始兴建起来,这座历经血雨腥风的宅子,落到一位富商手中,他在原来圆寂废弃的宅基地上重新造起一座四合院来。这位商人姓孟,单名一个和字。孟和重建的这座宅子,排在了胡同里第13号,人称“孟府”。

到了大明宣德年间,这孟府的当家人已经是孟和的孙子孟庆宇。孟庆宇常年经商在外,不料家中有接二连三发生起命案来……

先是孟庆宇的长子孟获龙,突然暴病而亡。留下了36岁的妻子孟乔氏,还有一双儿女。女孩当年16岁,叫孟瑶茜。男孩10岁,叫孟耀文。孟获龙死后,孟庆宇的次子,孟获虎夫妇,便逼着大嫂孟乔氏,交出家中管家的钥匙,以及账本,随后将孟乔氏母女三人赶出了孟府。孟乔氏不得已带着一双儿女流落街头,被好心的落拓书生赵文辉暂时收留。孟乔氏为了生计靠给大家洗衣服赚钱度日,女儿孟瑶茜不忍看母亲每日里如此辛苦,竟自卖自身进了青楼。用卖身钱,让母亲送弟弟继续读书。幸得还有孟庆宇的女儿孟青莲,常常暗中接济大嫂,方得让他们勉强维持生计。

却不料,一年后,孟家三小姐居然再度暴病身亡!且死前症状与大哥孟获龙一模一样,引起医家怀疑,随即报官。官府捉拿孟获虎夫妻到案询审,孟获虎诬陷大嫂孟乔氏伙同奸夫赵文辉,先毒死自己丈夫孟获龙,再毒死了小姑孟青莲。孟获虎依仗钱财,贿赂贪官,将孟乔氏和赵文辉屈打成招,下入死牢秋后问斩,只剩下幼子孟耀文流落街头为丐。

已经沦落青楼的孟瑶茜痛不欲生,幸得结识了一位侠士曹树华。他答应带着孟耀文,远渡重洋去寻找在海外经商的孟庆宇。

曹树华在街上找到孟耀文,然后带着他远渡重洋,历经苦难,终于在一年后,在伦敦找到了孟庆宇。孟庆宇闻听家中发生如此巨变,吓得几乎魂飞天外。他对曹树华千恩万谢,然后了结了海外的生意,带着孙子孟耀文回到北京,先去青楼替孙女赎身,再去官府查询儿媳孟乔氏和赵文辉的情况,才知道早已被处决了。孟庆宇在乱坟岗上对着儿女们的孤坟老泪横流,决心荡尽家财,也要将灭绝人伦的逆子孟获虎绳之于法。

孟庆宇一纸诉状递到顺天府,状告次子孟获虎夫妇为了侵吞家产,谋害亲兄亲妹,又买通贪官诬陷亲嫂殃及无辜之人。这出来名的13号又爆惊天大案,直接惊动了当时的皇帝明宣宗朱瞻基。朱瞻基亲自督查此案,终于使得真相大白。

果然是孟获虎夫妇因为父亲离家之时,将家业一应交给兄长孟获龙夫妻打理心怀不满,便趁孟获龙常年身体虚弱,终日用药不断的机会,买通婢女在药中暗下微量砒霜,使得死症无明显毒杀痕迹,先药死兄长,后用同法药死亲妹。为了一绝后患,在买通贪官,用三千两白银要了亲嫂子孟乔氏和无辜书生赵文辉的性命。

天网恢恢疏而不漏,孟获虎夫妇,连同婢女秀红,以及贪官刘德旺,一同被顺天府判为斩立决,当日在菜市口暴尸街头。一场家门血案再次落下帷幕。

老迈的孟庆宇带着孙女孟瑶茜、孙子孟耀文,以及以及成为孙婿的曹树华,带着细软站在棒槌胡同13号大门外感慨万千。好端端的一个家,竟会落得如此家破人亡的境地。这个伤感的老人买去了这座只有伤痛的宅子,带着剩下的孙女孙子和孙婿,再次远渡重洋,发誓从此不再回来。

关于13号凶宅的旧事也算落下了帷幕。需要告知各位看官,此乃根据民间野史胡乱编篡,切莫认真。这到了民国,此处再发血案,可就是另外一码事了。

科学探索排行